▷ “华亭““云间””茸城”,这些松江的别称,你知道TA们的由来吗?

“十年上海看浦东,百年上海看浦西,千年上海看松江。”这句话曾流传于上世纪末、本世纪初的上海。为何我们常常会用“华亭”“云间”“茸城”来称呼松江?今天,小松带大家走进广富林文化展示馆,看看这些别称的由来。
▲动画演示
▲砖雕故事
春秋时期,古松江地区隶属吴国,传说这里滨海临水,生长着五片肥沃的草地,名曰“五茸”,故常有梅花鹿等野兽出没。吴王寿梦曾来此狩猎,并修筑“华亭”。松江的别称“茸城”“华亭”就来源于此。
▲文字浮雕
▲场景还原
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,吴国的陆逊因获取荆州有功而被孙权封为华亭侯。这是“华亭”一词正式在历史记录中出现,也从此开始闻名。
两晋年间,陆逊的孙儿陆机和陆云,居住在小昆山。陆机是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,他的《平复帖》,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,被誉为“法帖之祖”以及“九大镇国之宝之一”。陆机的弟弟陆云,也是文学家,传说当年陆云到了京城洛阳,遇到洛阳名士荀鸣鹤。两位学士互通姓名时,荀鸣鹤说:“我是日下荀鸣鹤。”陆云马上回答:“我是云间陆士龙。”“日下”是太阳之下,也就是皇帝直接统治之下,可以作为首都的代称;而“云间”是取“云从龙”之义。后来,云间成为松江的别称。
通讯员:富林
原标题:《“华亭““云间””茸城”,这些松江的别称,你知道TA们的由来吗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