▷ 【农历七月初七】冷知识:“七夕节”为什么又叫“乞巧节”

【农历七月初七】冷知识:“七夕节”为什么又叫“乞巧节”
央视新闻客户端
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8年08月17日 10:59
A-A+
扫一扫 手机阅读
我要分享
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
原标题:
“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”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,传统民俗节日“七夕节”,夜半躺在星空下,听着天上牛郎织女星的故事,应该是许多中国人无法忘怀的七夕意境。“七夕节”源自牛郎织女星的天象,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,后来演变出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,成为中国的“情侣节”,承载着“忠诚坚贞 勤劳持家”的爱情观,同时也被赋予许多其他的习俗。唐诗《乞巧》中,记录了当时人们过七夕的情景:“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;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”这首诗也概括了七夕节的主要风俗——乞巧。所以七夕节又叫“乞巧节”,相传古代妇女会在七月初七或七月初六夜间,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。
唐诗《乞巧》
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
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